洛城基督福音教會

Rockville Evangelical Mission Church

  
  

偶尔看到一则好书推荐,书名为《用生命爱中国---柏格里传》。评论中写道:“关于英国宣教士柏格里,文献上记载着许多个第一:在中国首倡双语教学,开中国近代男女同校先河;创制苗文,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:创建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,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个博士。”对于我来说柏格里的确是个陌生的名字。我知道创立中国内地会的英国宣教士戴德生,也知道曾夺得1924年奥运会400米金牌,随后到中国传福音的英国宣教士埃里克利迪尔,但是对于这位英国宣教士可真是一无所知。怀着好奇,我开始阅读这本由阿信所著,于今年年初出版的书。

柏格里1864年出生在英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上,父亲是牧师。成年后,柏格里在伦敦一个银行里觅得一个薪水颇丰的职位,但是他的母亲却为儿子这个选择很伤心。柏格里的英文名是Samuel Pollard,他的母亲希望他可以象先知撒母耳一样做一个奉献给神的人。从柏格里幼时起,母亲就不断求神可以使用她的孩子。柏格里因工作离开家乡以后,母亲更是恒切祷告,求神改变他。不久,母亲的祷告蒙神应允,柏格里的内心开始渴慕神,他喜欢参加教会活动。当他听到深入非洲传福音的宣教士李文斯顿的见证的时候,内心为福音变得火热。1885年,柏格里参加一个关于在海外传福音的会议,会议上有一位讲员最后问大家:“你们是否愿意为了主的缘故,抛下你们的亲人,你们手边的工作,你们的前程,一切的一切,去跟随主?” 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。这个人就是柏格里。

1887年,24岁的柏格里来到中国。他向神祷告:他要向一个民族传福音。然而,传道生活异常艰苦,福音之门也迟迟未开。他遭遇过翻船、疾病、刺杀和绑架的危险;外出传道时经常是路途险恶,日晒雨淋,风餐露宿传道头五、六年里竟然无人信主但这些并没有使这位年轻人消沉和退缩,相反,他更加地亲近神,依靠神。不看环境,单单仰望神的供应,还常常在主面前鉴查自己,求神使自己更圣洁,更有主的爱,成为神合用的器皿。1893年,福音的种子终于有了收获,有两个人受洗归主。转眼间,又过去十年,柏格里的教会有了三十多个基督徒。

1904年,对于柏格里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。因为在这一年,他要向一个民族传福音的祷告终于蒙神应允,这个民族就是苗族,主要是花苗。苗族自其祖先蚩尤败于黄帝之后,经历了千百年来被驱逐与受迫害的苦难。当时的这支苗族住在贫困的贵州乌蒙山区,他们没有土地,被别的民族欺负。不仅如此,苗族也没有自己的文字。起先,神带领四个苗族人长途跋涉地来到柏格里在云南昭通的教会, 他们想要认识耶稣,也想要学习认字可以看圣经,他们自己随身带着粮食,粮食吃完就暂时回家。后来消息在苗族传开,就来了更多的人,从十几人,到二十几人,再到一百人,二百人,三百人... 后来竟在只能容纳几十人的地方,住了几百上千人。柏格里看到如此多的苗族人渴望认识神,他知道他在中国传福音整整十七年后,神回答了他的祷告。柏格里明知道山区生活环境比起昭通更为恶劣,明知道许多山里人野蛮未开化,与他们打交道,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。但是,他一想到神对他的呼召,看到那么多的羊没有牧人,他决定离开云南,进入贵州乌蒙山区。

柏格里带着福音,带着神的爱,带着效法主耶稣舍己的心志,来到苗族人中间,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,海拔2600米,叫石门坎的地方落户。柏格里在这里盖起了苗家第一座教堂;建起了第一座学校,这个学校开创中国近代男女同校先河;创建苗文(现称为老苗文),并用苗文翻译完成新约圣经。然而在这众多事件中,令柏格里最喜不自禁的还是190511月的第一次施洗,同工们从几千个信徒中选出信仰纯正的100人为他们施洗,教堂外面则挤着2000个渴望受洗的人。然而,正当福音在苗寨中广传的时候,有一些匪徒却因仇恨福音进入他们的地盘,想除掉柏格里。1907年,当柏格里进入一个村子传福音的时候,被近十个匪徒用扁担,铁器和棍棒毒打,几乎丧命,最终虽然保住性命,但身体遭到永久的伤害。1915年,柏格里所居住的山区伤寒爆发,他自己也不幸染上伤寒去世,安息主怀。

读罢整本书,神借着柏格里使苗族人信主的感人见证在我心中久久萦绕,并且从柏格里生命中所流露出主耶稣的性情---谦卑、舍己、和对人的灵魂之爱也令人难以忘怀。柏格里为着福音来到中国,为着福音走进苗家,你是否也正在向亲人或朋友传福音?是否因为亲人或朋友还不信主而忧伤或灰心?柏格里带领如此多的人信主,他是否有秘诀呢?曾经有人问他传福音的秘诀,他是这样回答的:“第一,祷告、祷告、恒切祷告;第二,绝不、绝不、绝不放弃。”